周二大盘全天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盘面上,汽车产业链个股午后集体走强,其中整车方向,众泰汽车、赛力斯、中通客车涨停;智能驾驶方向,浙江世宝、万安科技涨停;汽车零部件方向,文灿股份、坤泰股份、宁波高发涨停。芯片股早盘反弹,存储芯片方向领涨,华海诚科20CM涨停,盈方微、睿能科技涨停。稀土永磁概念股尾盘走强,中科磁业20CM涨停。下跌方面,电力股陷入调整,杭州热电、晋控电力跌超5%。板块方面,存储芯片、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无人驾驶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电力、煤炭、传媒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0.55%,深成指涨0.78%,创业板指涨0.81%。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4.89亿元。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5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737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3亿。
新能源整车、汽车整车、一体化压铸、汽车芯片、汽车配件等细分概念涨幅居于市场前列。
具体个股方面,超达装备20CM涨停,众泰汽车7天4板,文灿股份、苏常柴A、万安科技、中通汽车、凌云股份等多只个股狂掀涨停潮。港股市场汽车股同样走高,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主题涨近4%。截至发稿,浙江世宝涨超18%,蔚来大涨12%,小鹏汽车涨近8%,理想汽车涨超4%。
消息面上,7月10日,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约为952.4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约为189.4万辆,环比增长8.7%。 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1万辆和262.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8%和10.1%,同比分别增长2.5%和4.8%。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由于去年6月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拉动产销呈现高增长,1-6月累计产销增速较1-5月回落1.8和1.3个百分点。一季度,整体车市处于负增长状态;4月份以来,在同期低基数影响及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汽车市场持续好转,产销量延续增长态势,上半年累计实现较高增长。
分析称,由于逐渐靠近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b阶段,加之部分海外出口在月末归集,月末增长突出,在去年同期的生产恢复性增长的高基数压力下仍保持同比正增长,产销环比走势向好。
芯片板块个股爆发。存储芯片板块中,航天智装20%涨停,香农芯创涨超11%。先进封装板块中,华海诚科20%涨停,寒武纪涨超6%。此外,海光信息、兆易创新等龙头股也暴涨。
消息面上,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称,NAND闪存芯片市场目前的库存水平仍然很高,价格已经跌破了制造商底线,影响了盈利能力,因此上游NAND原厂有强烈的意愿从7月开始涨价。目前部分NAND主控芯片需求迫切,部分型号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反映了市场正在逐步回暖,对NAND固态硬盘模块的需求也在慢慢增加。前不久还有报道称,DRAM价格几近落底,面对关键的第三季传统旺季,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三大原厂(三星、SK海力士以及美光)都想要提高合约价,目标涨幅7%-8%。虽然仍有库存以及终端需求未见明显复苏的疑虑,但进入价格拉扯战,代表产业见底、复苏有望。
站在当前时点,A股基本面和外部流动性环境初现拐点。上一次出现类似的内外部拐点是2018年12月,A股盈利拐点初现和美联储结束加息。淡化对于宏观数据的纠结,回到寻找盈利结构性改善的方向,成为下一个阶段A股主要基调。
具体方向上,第一,AI+是未来几年最确定性的产业趋势,前期市场围绕着AI落地应用进行布局,市场下一个阶段将会围绕硬件创新和半导体周期复苏进行布局,重点关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半导体、消费电子、元器件。第二,业绩边际改善斜率较大的方向,目前来看,除了TMT之外,以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和部分新能源领域业绩边际改善趋势较为明显。除此之外,临近旅游旺季,出行链在前期消化了估值后,当前可以重新开始关注。(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