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早盘,QFII/RQFII额度限制取消的消息对A股形成了一定刺激,A50期货率先反应,沪深两市小幅高开,但随后展开了分化震荡。两市全天总体呈现高开低走,大金融的盘中反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证指数的跌幅,但深市三大指数收盘跌幅均超过1%。从市场风格看,还是能感受到高位股筹码的松动,成长与防御同步调整,以酿酒为代表的大消费领跌,并有成交量放出,上证指数全天成交2634亿元并不低,且连续三天都在第一个小时出现了集中抛售的现象,高位股轮动下跌互相掩护,主流资金的态度可见一斑。
盘面看,周三市场总体呈现出交替回落的格局,涨幅榜上的品种大多昙花一现,仅有造纸、燃料电池、煤炭等少数品种坚持到收盘,且涨幅逐渐收窄,而跌幅榜则在不断巩固壮大。全天没有明显的领涨主线,券商的反弹也没有出现涨停股,黄金股在午后的异动未成气候,科技股虽然在宽幅震荡中有些反弹力度较大,但总体跌多涨少,各种风格尝试都没有成功。
结合盘面,我们认为市场对于QFII/RQFII投资限制取消的反应值得推敲。因为自年初行情启动开始,外资就被认为是抄底做多的主力,每次行情方向的选择,机构、媒体都将其与外资的动向相挂钩,北上资金获得了“聪明钱”的美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市场多空的风向标,甚至海外的A50期货的表现也被短线资金作为多空判断的参考之一。在QFII/RQFII投资限制取消的消息公布后,大多数公开观点都将其解读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但实际上,QFII/RQFII额度目前仍有大量闲置,取消限制并不能改善供求关系,更多的是反映出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态度,以及打开外资在未来参与A股的想象空间,中短期影响不大,就如同去年6月取消QFII流出限制,也并未影响后来外资对于A股的增持。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开放是双向的,外资是理性的,不必迷信外资。在A股不断国际化的过程中,估值和成长性才是金标准,外资的介入会加剧优质股和劣质股的两极分化,随着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监管层反复强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是为今后的优胜劣汰做准备,核心资产会获得更多溢价,但也需要根据相对估值水平来波段操作。
对于后市,我们认为龙头股普遍回调可能意味着当前上升波段接近尾声,虽然指数仍然表现出韧性,但个股机会的捕捉越来越难,未来基本面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仓位较重的投资者不妨顺应技术面,先减仓高位股锁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