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盘,两市延续周一跌势惯性下挫,午前在证监会发布声明的提振下,普涨翻红,蓝筹反弹至尾盘有获利回吐的现象。最终上证指数上涨25.95点或1.02%,成交放大至1524亿元。创业板虽然在早盘震荡中一度弱于主板,但午后的反弹基本将周一的套牢盘消化,短线形态已经略好于主板,之前跟跌不跟涨的弱势特征正在扭转。随着各地政府为股权质押纾困的政策暖风频吹,质押集中的中小创超跌股的结构性估值修复行情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国平安公告的回购计划堪称A股史上规模最大,并给周二的蓝筹股带来了信心,但总体看,蓝筹股中的抱团资金有松动之势,复合型头部形成之后对股价的信心打击也非常明显,早盘茅台一度跌至500元关口附近,并放出巨量,显示仍然有部分资金在坚决离场。
消息面看,在经济的整体低迷中,不可否认结构性的改善正在萌发。地方政府对股权质押的纾困仍在继续,继广东、北京、浙江等地之后,成都市政府日前也出台了上市公司纾困帮扶相关措施,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根据“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拟建立规模高达100亿元的帮扶基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专门用于化解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风险。10月中旬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了类似的纾困政策,其核心内容都是出资购买上市公司股权资产,针对目标都是质押出现流动性风险的上市公司。所选取的上市公司本身主营一般未出问题,只是因为上半年以来股权质押的恐慌蔓延,导致股价非理性下跌,令上市公司流动性快速收紧。从公开消息看,不少地方政府对相关政策的筹备始于七月份,当时是质押风险集中释放的阶段,纾困行动应是全国范围内的一致行为,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加入,形成合力。各地方政府主导的长线资金介入,有助于从供求关系上根本转变中小创的结构性弱势。
目前市场仍然运行在下降通道内,贸易摩擦的利空因素可能要到明年初才能释放完成,人民币汇率仍然承压,蓝筹股很难重拾升势。涉及质押的中小市值个股总体占指数的权重很低,其结构性行情不易被察觉和跟踪。建议从三个维度进行关注,一是质押率高、股价破净,但三季报仍然稳健的公司,容易成为救助对象。二是公开获得地方政府救助意向的公司。三是业绩波动受质押影响较大的二三线券商,都有望获得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