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沪强深弱 短期有望实现风格转换

时间: 2015-12-15信息来源: 研究中心财富管理顾问部



  周一,沪深两市低开后缩量震荡反弹,沪强深弱格局明显,券商、有色金属、煤炭板块积极领涨,带动沪指重返3500点上方。网络安全、大数据、移动支付等计算机板块遭遇获利回吐。截至收盘,沪指收于3520点,涨幅为2.52%,创业板指数涨1.37%,两市总成交金额为6800亿。对于后市我们认为新股申购压力短期告一段落,美元加息等利空预期也已经被反复消化,盘面上资金波段操作意愿浓厚,中小创遭遇获利回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临近,风格切换预期再度提升,蓝筹股近期可加大关注力度。

  两市近期的弱市震荡和新股申购有较大关系。9只新股于本周一进行网上申购,分别为桃李面包、奇信股份、可立克、万里石、银宝山新、山鼎设计、美尚生态、思维列控和中新科技。经测算,顶格申购共需资金166.22万元,据机构投资者预计,打新冻结资金总量3万亿元左右。过去一年,每次新股申购均出现"黄金坑",鉴于目前已不是典型的牛市行情,当前的"黄金坑"还需要精耕细作。

  短期市场处在比较纠结的状态,高送转、次新股、互联网类在过去两周积极表现后,陷入获利回吐,"煤飞色舞"不断冲击投资者的固有观念思维。我们认为市场短期存在风格转换,即大盘股的机会优于小盘股。首先,11月多项数据企稳,宏观经济暖意渐显。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了工业增加值、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等多项数据。数据显示,这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初步呈现企稳迹象,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10月持平,工业增加值增速小幅回升,社会消费增速继续小幅走强。预期差或制约周期股的下跌,导致部分资金会向大盘股上迁徙。其次,大宗商品市场在长期下跌后,于近期再度暴跌,一致性悲观预期浓厚,存在逆袭的条件,从A股中有色金属板块近期的表现看,下跌动力已经衰竭,多头开始占据上风。

  9月底的两市最低成交金额为3712亿,上周五两市成交额降至6000亿元左右,双面解读成交金额为,上涨需要成交量,没量不可能涨起来,但另一面是持续的缩量也是下跌动力不足的表现。从杠杆资金来看,融资余额已经连续7个交易日下降,降至1.15万亿元,融资资金谨慎情绪颇浓,短期杠杆资金入场积极性不高,反映激进型投资者的情绪较为平静。在不期待大幅上涨或打破僵局的情况下,也看不到大幅下跌的动力,就不应该过分悲观。剩下的一个干扰因素是美联储12月FOMC会议将于12月15-16日议息、加息。但这一预期已经在过去一段时间进行了充分消化吸引,我们认为不管美元加不加息,都只是靴子落地,不必过分谨慎。

  因此,我们将继续坚持震荡市的观点,短期加大对周期股、蓝筹股的关注力度,这是插播广告,波段操作;中期逢跌买入新兴产业成长股,广告回来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