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高回落 全市场超4700只个股下跌

时间: 2025-08-27 16:13:36信息来源: 普惠金融部

周三市场冲高回落,午后跳水,沪指、深成指双双跌超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1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865亿。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算力和芯片方向,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7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CPO等算力硬件股维持强势,新易盛等多股再创历史新高。芯片股冲高回落,寒武纪盘中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活跃,北矿科技涨停。下跌方面,地产股展开调整,深深房A跌停。截至收盘,沪指跌1.76%,深成指跌1.43%,创业板指跌0.69%。

AI应用方向走强,开普云20%涨停,瑞芯微、启明信息、能科科技等多股涨停,科大智能接近涨停、多股跟涨。

消息面上,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其中明确,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走强,北矿科技直线涨停,立中集团一度大涨超13%,龙磁科技一度大涨超10%,盘中创出历史新高。板块强势大涨,与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实现超预期增长有一定关系。金力永磁、宁波韵升、五矿发展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0%,盛和资源、中国稀土、中科三环、广晟有色实现扭亏为盈。市场对稀土行业前景展望愈发乐观。

政策层面,工信部等三部门日前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国家对稀土开采(含稀土矿产品等)和对通过开采、进口以及加工其他矿物所得的各类稀土矿产品(含独居石精矿)的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当前稀土供给侧持续优化,尤其是分离厂纳入管理已明确有法可依,供给端加速整合在逐步实现,往后更要重视稀土整体价格端弹性(无论是供需角度的紧缺,还是出口管制下的稀缺性等);更重要的是,往后无论是稀土矿生产或是分离厂名单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换言之将会需要核准,因此要充分重视大集团的特殊定位,建议以中长期视角去看待稀土上游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稀土主要品种价格快速走高,8月以来平均上涨超过10万元/吨。

关于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由于需求端多家磁材大厂同时进行镨钕金属的招标活动,为镨钕金属提供强劲的需求支撑。一方面,由于海内外价差较大,国内订单快速增长,带动补库订单激增;另一方面,贸易冲突加剧供应链担忧,欧美厂商安全库存增加,预计补库带动稀土涨价趋势将超预期。   

近期市场资金情绪持续升温,虽然斜率并不陡峭,但部分指标已经升至较高位置。周三的冲高回落,并伴随着3万亿的天量,意味着有部分获利回吐筹码涌出,阶段性风险得到一定的释放,利于后期行情的进一步演绎。

充裕流动性仍是行情的主要基底。近期居民存款搬家的叙事构成了国内流动性改善的积极信号,后续或仍有空间。配置上应保持仓位、顺势择线、适度内部高低切换。节奏上后续即便出现调整,幅度也不会太深,市场进入上行趋势的共识在逐步增强。过往看国内基本面、国内流动性、海外流动性三者改善是市场步入上行趋势的关键三支柱,当前三个因素都在汇聚积极变化,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蓄势充分后期行情才有望走的更远。配置上,AI链、创新药军工、大金融仍是战略配置重点,内部适度高切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