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三大指数迎来集体高开高走,午后均涨超1%,截至收盘,沪指涨1.26%,深成指涨1.61%,北证50涨0.59%,创业板指涨1.8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9208亿元,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35.84亿元。两市超3900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半导体芯片、白酒、贵金属、CXO板块全天保持强劲,传媒、CPO概念股午后持续走强;汽车整车、零部件板块今日陷入回调,减速器、景点旅游概念股跌幅居前。
盘面上,芯片板块全天强劲,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香农芯创、商络电子20CM涨停,同有科技、佰维存储涨超10%,德明利、雅克科技、睿能科技涨停。传媒、影视院线板块午后持续拉升,人民网、中国出版封死涨停,幸福蓝海涨超10%,新华网、中视传媒、上海电影等多股大涨。汽车整车、零部件板块今日陷入回调,众泰汽车、瑞玛精密触及跌停,德迈仕跌超10%,苏常柴A、中马传动、浙江世宝等跌幅居前。
今日早盘,医药外包概念走强,其中,康龙化成盘中涨超7%、药明生物涨超6%、泰格医药涨超5%。医药股受益于6月份美国CPI和核心CPI均低于预期,并且CPI同比增速创下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涨幅,市场认为这是加息预期放缓的表现。机构研报指出,短期医药外包产业受全球医药融资下滑影响市场表现,但预计国内外医药研发支出将继续增长以及医药研发外包渗透率继续提升将成为CXO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2年年报显示,CXO行业很多企业基本呈现出高增长状态,但2023年一季度财报陆续披露后,同比2022年一季度业绩增幅大幅下降,CXO行业迎来“至暗时刻”。在资本寒冬下,CXO企业间也开始陷入内卷。后入场者为了分一杯羹,报价更低,反过来挤兑头部的CXO企业,不少公司报价都大幅下降。
短期医药外包产业受全球医药融资下滑影响市场表现,但预计国内外医药研发支出将继续增长以及医药研发外包渗透率继续提升将成为CXO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短期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步减弱,以及经过近两年全球biotech领域估值泡沫的出清,创新药投融资环境有望逐步回暖。此外,CXO紧跟前沿技术将提供新的增长点。
人民币汇率阶段企稳,助力今日蓝筹权重板块走强。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下跌1.92%。与此同时,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迎来反弹,在上述时间段,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分别上涨0.72%、1.04%,双双收复7.2关口。比价效应下,美元走弱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反向支撑作用。
当前对人民币走势影响最大的仍是基本面因素。6月底以来,促消费、稳楼市、强化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等稳增长政策连续出台,市场对三季度国内宏观经济走势预期转强,加之近期国内银行调降美元存款利率,释放稳汇率信号,都在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出反弹态势。
预计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三季度的区间波动阶段,在该阶段人民币仍将受到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变动的影响,但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企稳,人民币汇率走势将逐渐稳定。
整体上看,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预计三季度经济复苏动能有望转强,加之美元指数有可能整体上延续震荡偏弱态势,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趋于放缓,不排除阶段性升值的可能。从基本面走势对比的角度看,年底前人民币汇率有望回到7.0以下。
随着各项宏观数据呈现回升态势,后续“稳增长”政策将借势发力,2023年第三季度有望成为A股本轮盈利的新起点,盈利端对A股构成向上指引。后续权益市场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估值端逐步修复的机会,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中,权益资产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预计下半年的货币政策是持续宽松的,利率下行趋势仍将演绎,可以看到宏观格局是经济弱复苏同时叠加流动性复苏,有益于权益市场修复。下半年整体的趋势机会将好于上半年。(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