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市场出现一定的调整。创业板指数一度将跌幅扩大至1%以上,在多条短期均线位置获得有效支撑后展开反抽,跌幅逐级收窄;沪指盘中既有下挫亦有上冲,在年线与10日均线之间反复拉锯,至尾盘各大股指涨跌互现,其中沪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站在年线之上。两市成交1.4万亿,虽较前值略有萎缩,但依然处于近期高量能水平,多空博弈可见一斑。
医药、医疗保健以超3%涨幅领涨,持续调整之后迎来全面反弹走势,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德尔塔变异株传染性加强,疫情防控升级下相关品种引发资金重新关注;工程机械、建筑、建材继续上演着估值修复走势,家用电器、食品饮料也加入队列,以水泥为例,华东市场为代表的水泥价格有望止跌修复,高产能利用率叠加高海运成本之下,考虑水泥熟料价差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随着雨季结束,长江中下游流域需求有望季节性回升,水泥价格下调空间有限;大金融中的券商、保险飘红,是股指重心稳定的中坚力量;而顺周期中的有色、煤炭、钢铁,大科技中的半导体、元器件都跌幅居前,其中半导体更是现跌停潮,周末“光刻胶事件”叠加设备龙头实控人减持双重冲击所致,成长主线短期波动幅度明显加剧。
大金融为首的蓝筹股发力,推动沪指重新有效站在年线上方;创蓝筹走势虽有所分化,但创业板指数依然固守在中短期均线之上。八月伊始,资金就在蓝筹与成长之间展开争夺:蓝筹强势回归,在经历了近半年的调整之后,其低估值、稳定性引发部分资金的回补;成长短暂停歇,即面临着高估值、高波动压力,又有事件频发,从而导致大量筹码获利回吐。(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