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技术性调整之后 结构性行情有望展开

时间: 2019-04-30信息来源: 研究中心财富管理顾问部

周一早盘,A股总体延续了上周的技术性调整,随着一季报披露逐渐明朗,盘面上也聚焦业绩,出现了二八分化的现象。不少之前预期较高、表现较好的成长股和题材股,由于业绩增速未能跟上,而成为早盘杀跌的主力。上证50获得资金抱团,高开高走,一度带动其它指数止跌。但技术性调整的趋势并未改变,个股下跌比例很大,做多人气暂难形成合力。最终沪深和中小创指数均收跌,上证指数下跌0.77%,创业板跌幅达到2.55%,全天量能略有放大,且盘中呈现下跌放量、反弹缩量,调整仍在继续。

盘面看,领跌品种多为强势的成长股,例如5G通信,标杆东方通信早盘闪崩,触及跌停;云计算龙头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盘中一度下跌超过5%;部分券商股披露的一季报符合预期,但随着行情降温,展望负面,利好兑现后也引发了抛盘。其它前期炒作过的题材股如工业大麻、燃料电池也因为缺乏业绩支撑而悉数大跌。另一方面,蓝筹股的一季报表现稳健,资金再度扎堆上证50,恒瑞医药、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均放量上攻。从一季报看,大消费仍是盈利的主力,这与目前GDP三驾马车的贡献度变化相吻合。在场内资金抱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经济转型暂时未能体现在盈利上,宏观数据的企稳主要来自于传统行业的企稳,这只是定向的流动性推动的。随着错杀修复的基本完成,上涨的逻辑将转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即结构性行情。

近期消息面由偏暖转向中性,尤其是管理层的态度。最近一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不再提“六稳”,却再提“房住不炒”;央行一季度例会也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并随后通过TMLF为大型商业银行定向提供流动性,取代全面释放流动性的降准。对于货币政策的微妙变化,央行的表态是“原来并没有放松,现在也谈不上收紧”,我们认为这种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无法为股市的全面上涨提供足够的增量资金。而证监会虽然对加速IPO审核进行了澄清,但其表态也是中性的,呵护市场的力度不及年初。虽然说政策目前处在一个平衡微调的阶段,判断“政策顶”略显悲观,但推动本轮修复行情的“政策底”也确实出现松动。根据我们年初的策略,上半年看政策,政策面表现积极,市场可暂时淡化基本面。但随着平均估值水平由历史底部回到历史均值,估值修复完成伴随着政策转向中性,市场会再次聚焦基本面,短线看就如同如此次公布季报带来的二八分化,中线看,行情的特征将从全面反弹转向结构行情,在基本面尚未整体改善的情况下,科创板的上市和定价或将为成长股带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技术面看,上证指数在四月初创新高之后,日线MACD指标出现了顶背离,目前仍未走出来,这一点创业板表现得更为明显。分钟级别来看,上证指数则率先出现了底背离。我们将本轮调整的性质判断为技术性调整,目前日线级别的趋势尚未结束,但短线可能会出现分钟级别的超跌反弹。同时我们认为从中线看,个股将依据基本面出现较大的分化,因此对于纯粹的超跌反弹低价股,在估值修复完成之后,很难再参与到后面的结构性行情中,很可能将形成中线头部,此类品种短线若出现反弹建议减仓观望。待日线级别止跌之后,可根据反弹力度重新关注通信、计算机等自主可控目标明确的成长股,而对于非特定行业的、业绩持续改善的低位品种,也可以追求其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