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A股的反弹全面升温。两市大幅高开后略作休整,随后就以指数震荡上扬、板块个股普涨的形式,将稳扎稳打保持到收盘。中小创继续领涨,二者指数涨幅均接近5%,深成指和上证指数次之,但涨幅也接近4%和3%。成交量进一步放大,上证单边达到2079亿元,为本轮反弹以来的新高,量堆的形成有助于巩固阶段性低点的有效性。
盘面上看,随着反弹的展开,行业热点遍地开花,调整幅度相对不大的白马股也加入了反弹的行列。热点主线并不明确,仍然是轮动修复的逻辑,寻找优质的价格洼地。反弹的领跑者券商和纾困概念股周五表现相对滞后,滞涨可能是短线获利盘回吐所致。而更多的超跌股开始出现底部放量,这是投资者风险偏好恢复,资金回流的表现。有助于市场估值中枢的上移,也预示着这一轮的修复行情将是系统性的。包括券商在内的提前启动的纾困相关品种获得资金关注更多更早,休整之后或有分化,实质性受益的个股有望获得中线资金的支持。
消息面看,暖风频吹且力度加码。习主席11月1日与特朗普通电话,双方表示在贸易问题上愿意加强沟通合作的消息,令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担忧大幅缓解。人民币兑美元于当天午后快速升值到十月初的水平,相当于将九月底美方扬言继续加征关税所带来的恐慌下跌迅速纠正。而同日由习主席亲自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也从落实减税、解决融资难、营造经商环境等维度让民企吃定心丸。十月下旬以来,中央和地方、宏观和微观政策配合密切,既有纲领性的支持,又有针对性的纾困,同时也积极协调国际关系,完全是对10月31日政治局会议提及的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等困难进行对症下药,并且系列政策由最高领导人亲自牵头,令市场信心恢复。
对于后市,我们认为行情的性质仍然是修复,需要与经济基本面全面回暖相区分。之前的打击炒新炒小、强制部分理财信托产品退出、质押爆仓风险、债券违约风险、贸易摩擦风险、以及大股东低位减持等问题在弱市中均对相关个股带来了快速的冲击和恐慌,近期这些个股很可能会视上述问题改善的情况,对之前的下跌进行修复,短线可淡化行业,增加对底部放量的个股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