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再现标志性长阳 或开启反弹周期

时间: 2018-07-23信息来源: 研究中心财富管理顾问部

周五上半场,两市延续颓势,阴跌震荡。但中午一则来自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有关资管新规标准或将放松的消息犹如给予了金融板块一剂强心针。成都银行、吴江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先后涨停,招行、建行、工行、农行等大象也纷纷起舞,涨逾5%,保险、券商股也积极跟进,早盘逆势表现的科网股则在资金跷跷板效应下有所收敛。至收盘,上证指数大涨56.72点,成交1557亿元,较之前几个交易日明显放大,深成指涨幅则相对较小。对于后市,我们认为上证指数自76日跌破2700点关口以来,在79日、12日和20日出现了3次标志性长阳线,反复确认阶段性低点。并于525日下跌以来,首次收复20日均线,消息面刺激叠加技术面确认,可以期待短线已经完成探底,阶段性反弹已经开启。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本次即将出台的资管新规执行通知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会有所放松:一是公募产品或将可以投资一部分非标;二是让符合条件的老产品可以投资新资产;三是部分类货币基金的产品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四是将对过渡期产品回表的问题作出妥善安排,例如延长过渡期。综合来看,就是对于资管新规一刀切式的去杠杆对市场带来的流动性冲击进行修正。虽然目前为止,该消息只是媒体报道,未得到官方的公开确认,但是无风不起浪,从二级市场上金融板块的强劲表现看,机构的动作具有高度一致性,应有一定的可信度。无独有偶,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也出现了转向,全周累计净投放达5400亿元,较之前两周明显放松。上述两则消息,加上人民币汇率近日的再度回落,可能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三季度将趋向宽松,这与三季度地方债将迎来置换高峰相吻合。管理层在去杠杆问题上不再铁腕,转而采取迂回、渐进的方式,一些过于严厉的政策可能会延长过渡期甚至做出方向调整。
   
由于上半年的行情持续调整的主因就是去杠杆导致资金面持续恶化,因此,若货币政策阶段性转向宽松,将给市场带来纠错式反弹。我们仍然认为反弹仅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也更加关注科网股龙头的表现。当然,若媒体报道的利好政策未能兑现或兑现不及预期,市场又将面临震荡。因为去杠杆的初衷是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配合产业结构调整,而阶段性宽松则是避免因为控风险方法不当而产生新的风险,一个是长期方向、一个是次级趋势,并不矛盾。在新经济产业接棒之前,管理层不适宜再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来刺激经济,毕竟靠传统产业,单位货币发行量对于GDP的拉动效应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