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沪深两市在连续上涨后迎来预期中的震荡调整,银行、家电、石油石化、食品饮料板块表现活跃,通信、军工、电力设备跌幅居前,截止收盘,沪指收于3423点,涨幅为0.28%,创业板指数跌0.70%,上证50指数再涨0.9%,逼近前期高点,两市总成交金额5100亿元,维持近期相对活跃水平。对于后市我们认为春季躁动的实质仍为蓝筹股股行情,新环境下注重调整持仓结构。 消息面上,12月CPI同比上涨 1.8%,全年涨幅回落至1.6%,2017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0.8%。我们认为2018年通胀将面临一定的上行压力,全年CPI涨幅或升至2.5%左右。随着高基数影响的逐步显现,虽然国内去产能与环保限产政策的推进可能会延缓PPI下降的速度,但难改其下行趋势,预计明年全年PPI同比增长约4%。经济处在有利的结构性改善环境中,预期中的通胀上行压力不会对股市构成负面影响。 资金层面,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正在经历2017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摆。截至1月9日,央行连续12个交易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到期自然净回笼的资金已超过万亿元。我们认为,随着央行持续净回笼的累积效应显现,银行体系流动性逐渐回归中性。考虑到年初财政库款往往增加较快、后续还有不少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本轮以对冲上年末财政库款大额投放为主要目的的公开市场“削峰”操作正进入尾声,公开市场操作料于近期重启。金融强监管、资管新规、去杠杆,货币政策稳中趋紧,对过去两年中小企的定增是个极大考验,若达不到预期的业绩增长,这些公司的股价将面临定增解禁后的打折甩卖,对此投资者不得不防。 盘面上,中石油中石化的反弹对指数影响较大。国际油价9日再次飙升。2月份交割的WTI期货、3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双双创下2014年12月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在当前油价下,炼油处于高盈利阶段,同时烯烃芳烃价差小幅扩大或维持,塑料、涤纶价格回升,炼化企业业绩仍乐观。银行股在争议中再度崛起,板块涨幅第一,兴业银行涨幅达5.41%。现阶段供给侧改革推进、企业盈利提升、宏观流动性改善、低估值与仓位低这五个周期上涨条件齐备,而在周期已上涨情况下,持续主线仍在银行板块。经营直接获益、流动性小幅宽松利好高杠杆行业、银行资产质量改善、估值盈利匹配与价值风格仍占主导,是看好以银行为代表金融板块的主要逻辑。行情历来地产、银行不分家,结合我们对经济结构性持续回暖的判断,上述板块在整理后仍可积极关注。 蓝筹主导市场已经获得自我强化,且在周期(煤炭、化工、建材)、食品饮料(白酒)、地产、金融蓝筹间轮动。因此在操作上,持仓结构与仓位管理间的平衡很有必要,无业绩支撑的品种,仍将面临流动性折价的风险。
股指震荡加剧 做多信心不断增强
时间: 2018-01-11信息来源: 研究中心财富管理顾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