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沪深两市延续上周五反弹,沪指成功回补上周三向下跳空缺口后,市场情绪得到进一步恢复,反弹热情被催化,全天股指呈震荡走高之势。家电、食品饮料、计算机、医药板块涨幅居前。截止收盘,沪指收于3322点,涨幅达0.98%,创业板指数涨幅为1.36%,两市总成交金额在4000亿元水平。对于后市我们认为一系列不利因素造成的调整接近尾声,尽管沪指3300点还有反复,但市场已迎来为震荡布局季。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政治局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接下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明年经济工作重点将围绕哪些方面展开,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将会成为影响A股运行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除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预计还有诸多热点,如发展直接融资、防范金融风险、减税降费、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以及推进国企混改。但资本市场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加快发行节奏会让A股更加美股化、港股化。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这是CPI涨幅连续10个月运行在2%以下。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3%,连续3个月持平。我们认为,随着食品价格反弹及非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明年CPI同比涨幅可能略有扩大,但PPI下行的趋势已明确,明年涨幅或明显低于今年,PPI和CPI剪刀差将显著收窄。对食品饮料、医药、医疗服务、住房等防御性品种构成支撑,对交通运输相关板块有所不利。
盘面上,云计算、大数据、国产软件主题概念股表现活跃,受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利好消息刺激,上述板块中的银信科技、数据港、东方国信等品种早盘涨幅涨停,计算机行业在2017年跌幅达16%,位列倒数第三,随着估值水平的下降,该板块能否在明年出现超预期趋势值得关注。
随着蓝筹股的企稳反弹,我们认为此前造成市场调整的主要因素,如金融监管预期升温、季节效应、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明显上升、蓝筹股获利回吐等压力正在减轻。近期披露的PMI数据整体依然偏暖,对市场的支撑力度依然较强。流动性方面,虽然资本市场利率中枢自四季度开始震荡攀升,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突破4%,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但票据贴现利率并未跟随上移。资本市场利率水平受到政策影响及季节性影响较大,预计随着对政策的消化和季节性因素消除,市场利率中枢回归基本面的概率将不断加大。因此,虽然短期内流动性对市场的压制仍在,但长期来看,利率中枢回落的概率较大。从市场业绩和估值角度分析,对比市场主要指数和行业指数今年以来的表现可以发现,市场整体呈现出利润对股价的支撑,宏观企稳预期之下,业绩上行动力仍在,估值回落降低了边际风险,股指调整空间自然不大。
技术上,反弹不会一蹴而就,从成交量观察,两市主要股指在反弹过程中成交金额并未明显放大,沪指在回补掉上周三的跳空缺口后,观望情绪会加重。近期行情动荡反倒是为明年积极布局的好时机。从A股历史上看,当年涨幅居前的行业板块个股,很难在第二年继续拔得头筹,相反,整理较为充分的医药、传媒、计算机等行业板块可积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