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弱势震荡 股指面临方向选择

时间: 2017-03-30信息来源: 研究中心财富管理顾问部

    周三两市主要股指开盘后即震荡下行,随后在“一带一路”概念股的带动下,开始缓慢反弹,并再次收红,沪指全天大部分时间围绕3250点拉锯,尾盘谨慎情绪升温,股指再度回落。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36%,收于3241点;创业板指数下跌0.78%,两市成交金额放大至5500亿元。盘面上看,“一带一路”概念股向港口类股票蔓延,珠海港、南京港、日照港、大连港、连云港等纷纷涨停;交通设施、海外工程、东亚自贸等板块涨幅居前,次新股、百元股等前期活跃板块则出现杀跌。

    盘面上“一带一路”主题的扩散是最大亮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政策加速落地,国内企业已初步分享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果实。国内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额与订单量大幅增长,基建、能源、道路交通等领域合作项目占比较高。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车等龙头公司签订了一些道路基建领域重要项目订单。中国交建2016年来自海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2237.70亿元,约占公司当年新签合同额的30.62%;中国中车2016年新签海外订单合计突破200亿元。短期来看,“一带一路”仍将是资本市场重要主题,近期“一带一路”网站正式上线、海南博鳌论坛开幕都将促使该主题继续发酵,而5月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后续还有金砖国家峰会,“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未来沿线相关国家的订单落地概率上升,将推动该领域从主题性投资升级至业绩驱动为主。

    关于“一带一路”行情,投资者需要关注的角度有两个。一是看政策性事件的落地。此前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方案,这样偏政策事件性的驱动就是较好投资机会,未来会有持续的政策催化剂出现。二是看实际项目落地。此前外交部在两会期间对媒体表示,在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峰会期间,中方将会力争推动一批重大合同项目落地。随着这些项目和协议的落地,企业对“一带一路”的集中投资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

    当前市场依然处于存量博弈阶段,箱体震荡格局面临打破,沪指3300点上方压力缺乏做多合力形成有效突破,本周三成交量放大得益于股指波动加剧,但进一步做多动力仍显不足,季末资金面紧张也是重要因素,我们担心“久盘必跌”。创业板指昨日跌破20日均线后今日未能收回,弱势明显,后市需保持谨慎。操作上,建议保持中性仓位应对市场的方向选择,短线密切关注沪指30日线得失,逢低关注国改、医疗、旅游及底部形态较好股,逢高减持近期涨幅过大的主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