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沪深两市一扫近期阴霾,行业板块普涨,主要股指全面反弹。早盘市场在券商股和中字头股票积极反弹的带动下,对做多人气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同时部分强势股出现补跌,释放出较为积极的底部信号。全天计算机、非银金融、通信、建筑板块领涨。截止收盘,沪指收于2737点,涨幅为3.09%,创业板指数涨4.59%。对于后市我们认为随着大股东减持平稳过渡、人民币汇率企稳、央行积极投放流动性,基本面的压力已有所缓解,市场的主跌段基本告一段落,投资者在暴跌之后不应盲目杀跌,可考虑积极参与技术性反弹。
消息面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8日上午应约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通电话,就世界和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谈到人民币汇率问题时,李克强强调,中国政府无意通过货币贬值推动出口,更不会打贸易战。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稳定,也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同时央行在公开市场再施新政,大力确保春节期间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偏暖的消息面对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了一定作用。
技术上,沪指在2638点形成一季度行情低点的可能性很大。此前沪指在2850前期低点位置整理一周,市场短暂止跌企稳,但并没有出现放量恐慌性杀跌代表的筹码出清现象。本周中段的连续三天杀跌让盘中恐慌盘明显增大,同时连续大幅下降的交易结算资金和融资余额数据表明杠杆资金的筹码已发生相当程度的出清。历史上,曾在2011年的震荡大跌势出现过两次,前期低点附近缩量横盘,随后放量跌出新低,后市形成大波段反弹行情。对于2600点一带能否构成中期底部,关键仍在于汇率和经济能不能稳得住,而这两个因素都需要持续观察和确认。现阶段来看,在政策信号和市场预期都相对紊乱情况下,未来尚要到3月份才能看得清方向。对于当前市场,无论从年度跌幅还是月度跌幅,均已是历史次高,短期急跌后无需太过悲观,坚定信心迎接技术性反弹行情。
鉴于对市场主跌段有望告一段落的判断,我们认为接下来应该寻找有业绩支撑、估值合理的公司逢低布局。截至1月28日,两市有1651家上市公司公布2015年业绩预告,100家公司公布业绩快报,14家公司公布年报。分行业来看,业绩预增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传媒、化工、计算机软硬件、医疗医药、电气设备和汽车制造等行业。其中,传媒、互联网、医疗医药、电气设备等行业预喜企业占比均达到8成以上,显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些行业发展形势向好。短线方面可关注弹性大、超跌的品种进行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