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期权买进波动率交易策略
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标的资产价格、行权价、合约到期期限、无风险利率、标的资产波动率。前四项因素可以直接从市场观察到,但是波动率只能依赖于估计。对波动率的预测往往是期权交易员面临的最大风险来源,这也是期权交易被称作“波动率交易”的原因。既为交易,则可买亦可卖,这里将浅析期权的买进波动率策略。
常见波动率主要有两种: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前者由标的资产的收益率标准差年化得来,后者由期权价格反推出来。所谓鉴历史可以得未来,我们统计了50ETF的10年历史波动率数据,观察后发现,波动率会在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基于波动率具有均值回归的特性,我们不妨善加利用此点,通过对隐含波动率、历史波动率的互相比较或波动率模型的监测,发现异常波动率,并采取相应的交易策略。相比于卖方,期权买方风险有限,因此我们将介绍买进波动率的策略。该策略可以直观解释为:当发现波动率较低时,在低支撑位买入波动率,待波动率回升后再高位抛出策略头寸。当然,卖出波动率策略则相反。
在期权波动率过低时,可以选择买进跨式波动率的投资策略。7月23日,我们观测到50ETF的8月合约的当日平均隐含波动率10日均值,极度偏离于30日历史波动率曲线,符合买进波动率策略进场时机。当天50ETF的收盘价为2.794点,基本面上正处股市大跌后全力维稳的背景下,多空交战,虽然50ETF未来的涨跌方向尚不明朗,但波动率近期反弹的预期却相当明了。
7月24日,我们果断建立买入波动率策略:买入宽跨式策略的头寸:买入8月沽2.75合约和8月购2.80合约各一张,总计支付权利金1827元<(0.1004+0.0823)*10000>。7月27日,50ETF再度跳水,几近跌停的跳水幅度着实令人大跌眼镜。此时,期权策略头寸的总市值约为3408元<(0.3209+0.0199)*10000>,上涨幅度近87%。幸福来得太突然,在这特殊的市场背景下,还是见好就收为妙。当日收盘,50ETF8月份期权合约的隐含波动率回升到45.3%,并在其均值水平上下波动。
回过头来反思,波动率急剧增加,期权组合已偏离Delta中性,87%的收益中包含了波动率收益以及Delta方向性收益。另外,买入波动率策略还与时间价值相关。在建立该策略头寸时应该尽量选取离到期时间较远的合约,只有这样,波动率反弹后实现的收益才能较大概率覆盖时间价值的损耗。因此,选取合约建立头寸时,需对波动率的反弹幅度、时点进行估算,并预估时间价值的损耗空间,做到有备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