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股指低开之后展开调整,上证综指在10日均线下方运行,收盘于3231点,成交量有所萎缩。期权交易时间的确定,并未刺激蓝筹板块走强,反而整体出现调整,或许显示市场对此有所预期。短线看,主板指数有失守10日均线的风险,一旦10日均线失守将面临幅度较深的调整,警惕追高风险。此外,本周22只新股密集发行,无疑对市场资金面造成一定分流,市场担忧情绪会有所加强,上周五尾盘跳水已经说明部分资金由多转空,后续需要密切关注主力资金动向。
证监会正是批准上交所于2月9日推出上证50ETF期权,除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以外,又一做空工具诞生。 期权本身对于市场趋势是中性的,但从交易角度出发,ETF期权的推出将增加ETF流动性,提升相关成分股的交易量,流动性溢价也会因此上升。未来T+O交易制度、个股期权有望相继推出,将使A股更加多元化,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从海外数据分析,期权的推出对于成分股的影响大多是正面的,会刺激成分股股价的上涨。但是,也要看推出时间窗口、估值水平、历史位置。管理层在上证指数涨幅超过70%之后推出期权,短期而言,不见得成分股会如期继续大涨,更有利好兑现的担忧。中长期,蓝筹板块股指提升是趋势,投资者逢低仍可布局蓝筹股,尤其是期权成分股。
从近期盘面观察,市场已经出现一定的滞涨信号,中小板及创业板从去年10月份开始调整至今,12月末开始蓝筹板块整体上涨减速,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而汽车、家电等成长白马股走势可圈可点。这说明板块热点的切换,对于业绩白马股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如近期浙江龙盛、航天信息等业绩成长股明显跑赢大盘。我们认为1月份至春节前,对于年报超预期及有高送转可能的个股是最佳配置时期,业绩成长股有望在节前行情中跑赢市场,可重点关注。
本周有22只新股密集发行,预计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对场内资金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分流,同时,炒新热情的降低,也抑制了市场的做多氛围,使得市场方向变得有些模糊。我们坚持认为,主板中期向上趋势会保持,但短期鉴于涨幅过大及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超预期不利影响,股指改变单边上行格局,盘中振幅加大,可能出现高位大幅震荡的格局。
缩量调整 短期趋弱
时间: 2015-01-13信息来源: 研究中心财富管理顾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