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90年,当年,伦敦已经有证券期权买卖,而美国的证券期权,亦可以追溯至1790年。
1973年,全世界第一个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成立,标志着真正有组织的期权交易时代的开始。该交易所首批推出的只有16只股票的看涨/认购期权,但是在上市首日的911张成交量之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交易量迅速增加到平均日成交20000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1974年美国股票交易所、1975年费城股票交易所、1976年太平洋证券交易所和中西部证券交易所也先后推出了股票期权交易业务。令场内的期权市场,更具规模。而在1977年美国SEC批准交易所可进行股票卖权交易后,股票的看跌期权也在同年六月正式挂牌。
到了1982年,另一发展带动了期权交易再创新高。这就是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在该年推出标准普尔五百指数期货 (S&P 500 Futures),并且交易火爆。因而带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CBOE)、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和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在1983年推出了各种的股票指数期权合约。当前,全美国所有的交易所共有60余种股票指数和2500多只股票开展期权交易。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波动的愈演愈烈,美国费城股票交易所(PHLX)于1982年首次推出外汇期权,当时最早交易的外汇期权是英镑期权和德国马克期权。1989年开始,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了场内交易的利率期权。在此期间,债券、农产品和原油期货的期权合约,亦相继面世。
发展到今天,期权早已在各国获得了合法地位,成为了举足轻重的金融工具。在世界各地的不同交易所中都有期权交易。同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进行巨额的期权合约的场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