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深股市在2500点上方缩量反弹。早盘物联网个股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有所表现,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大盘权重股反弹带动股指尝试向上周五缺口位上沿再度发起攻击,尾盘在钢铁股崛起,股指以最高点收盘。两市成交量创3067点调整来的新低。对于后市我们认为2500点短期将有抵抗式反弹,上周五的跳空缺口作为7月中旬调整来的第三个缺口,反拉回补的动力很强,考虑到资金流动性失衡、海外风险释放以及国内政策难实质放松等因素,A股反弹高度或有限,呈反复拉锯格局,投资者宜控制仓位下把握个股机会。
场外资金面依然结构性失衡,股市"缺钱"现象明显。2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持续上行,7天利率在上周五冲破4%之后逼近5%,隔夜利率也站上了4%的高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1天与7天回购利率亦分别升至4%和5%之上,而3天利率更是飙涨127个基点,升至4.996%。央行周二缩量发行一年期央票,收益率3.584%,上周持平,未如市场预期上升,舒缓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担心。从近期报道的险资、社保、公募基金、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入市规模和募集额度来看,远小于今年来股市资金的流出量。资金面决定市场短期难有大行情。
另外海外风险仍将让A股继续"忐忑"。近期欧美股市的持续下跌,或在反应新一轮美国次债危机和欧洲银行危机。美国在次债危机爆发后,庞大的有毒资产并没有得到处理,而是被掩盖和冻结起来。因此一旦冷冻期过去,又面临必须清偿的时候,这些有毒资产就会重新"发酵",成为压垮美国金融机构的重负。06年是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合约签约的高峰期,绝大多数是5年期,集中兑付期来临会否再现违约值得关注。美国政府在7月份再次提出要对美国公司汇回国内的利润大幅度减征所得税,据说可以吸引回来3000亿美元,而这个做法只是在2008年次债危机爆发最严重的时候才采用过,所以这个举措也显得奇怪。近期,欧洲银行业危机开始浮出水面,银行体系流动性枯竭和融资困境不仅破坏了金融部门救助欧债危机的能力,也可能导致私人债权人参与救助计划流产。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业恶化之间形成的连锁反应,让新一轮金融危机的脚步正在迫近。因此,期待A股走出独立行情有一定难度。
从估值角度看,估值已达底部,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截至本周一收盘,A股整体平均市盈率和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均已分别接近和低过1664点时估值水平。目前A股的整体平均市盈率为15.38倍,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为11.85倍;而2008年10月沪指大底为1664点时,A股平均市盈率为12.86倍,沪深300则为12.22倍;两两相衡,如今沪深300的估值甚至较1664点时还低,A股的估值大底似乎已近在眼前。但由于行业间估值差异巨大,我们更应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思考未来的投资方向在哪?时间本来就是证券投资人要付出的成本,A股已经进行消耗战,建议投资者多修炼心态争取在长跑中获胜。
操作策略上,仍需保持耐心,控制仓位下把握个股机会,对轻资产、服务型新兴产业个股重点挖掘,低仓位中线持有中小市值成长股,另拿出部分仓位波段操作个股超跌反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