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弱市探底回升 轻指数重个股为宜

时间: 2011-08-03信息来源: 客服总部投资顾问部



   周二,沪深两市跳空低开震荡下行后探底回升。早盘在7月CPI仍将处于高位、未来货币政策难放松、美国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新股及再融资压力大等不利因素的打压下,空方力量再次进行了集中反应,权重股、军工、钢铁、有色金属跌幅居前,带动沪指回落至2651点。午后,在煤炭股的带动下股指缓慢回升,整体上创业板最为活跃。股指K线上收出一根带长下影线的阴线。对于后市我们坚持认为市场处于2600-2750点的新箱体中,市场在每次短暂的风险释放后将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创业板指数周二逆势收出带量的长下影线阳线就是诠释,总体上以上证指数和沪深300为代表的大市场不存在系统机会,机会存在于成长股之上,投资者可控制仓位下把握个股机会。

    此前我们分析支撑市场反弹的两个逻辑"通胀见顶、政策放松"均很难成立,目前已得到市场验证。就在市场对下半年货币政策预期松动之时,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或许可以向市场传递出央行的态度。会议指出,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下半年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很明显央行告诉市场下半年货币政策不松动。如果8月9日公布的CPI继续走高的话不排除还有一次加息,之后再过激的紧缩政策应该不会出现。因为我们认为央行此次表态调控市场通胀预期的意图也比较明显,下半年主要集中在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保障房建设项目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因此,我们认为定向信贷宽松政策是下半年政策的主要考虑。

   昨日我们分析了很难指望银行股带领市场走出弱市,场外资金迟迟不愿进场,社会上资金局部宽裕与结构性失衡并存,股市存量资金运行特征明显。今年以来A股市场在国内货币紧缩政策压制、海外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整体表现相对疲弱,并曾拖累大盘一度下探2610点。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态度出现分化。一方面,部分大股东出手"抄底",如中国石油、东方电气、中国卫星等公司的大股东纷纷增持。另一方面,另外一些大股东则大肆减持,甚至出现"清仓式"抛售行为。统计显示,今年以来65家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减持公告,公告减持数量合计为8.99亿股,参考成交平均价和股票均价,公告大股东减持额合计约126.63亿元。与其形成对照的是,去年同期公告大股东减持公司为67家,减持股份合计为6.23亿股,套现市值仅为68.42亿元。两相比较,今年上半年股东公告减持股数量同比增加44%,套现市值则同比大幅增长85%。在市场担心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因素中,有地方政府找到的"较好"的解决途径是减持国有股还债,加重了实体经济对资本市场的挤出,后市股指回落的幅度取决于以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的跌幅,这些大盘蓝筹股技术形态多是处在两年来平台的下沿,低估值是考量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

技术上,沪指在2680点附近横盘5个交易日后,在不利预期下选择向下,均线系统呈空头排列,就指数而言我们认为不存在系统性机会,但每次风险集中释放后结构性行情与机会依然演绎,这是由场内外因素所决定的。后市需关注两个指标,一是成交量的萎缩情况,以沪指为例,结合目前的流通量和历史参考经验值,萎缩至700左右则杀跌动力告一段落,酝酿反弹可期待。二是日线MACD的背离,在近两年的弱平衡市中,用日线MACD有背离研判底部成功率较高,目前沪指日线MACD还处在绿柱放大,DIF、DEA距离未见收敛,说明当前处于2826点调整来的中段,未到抄底时。

   操作上,投资者可利用大盘调整期间静心选择成长股,穿越震荡,取得超额收益。抓小放大、避重就轻是主要策略,可把选择范围缩小至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这是成长股的主要诞生地,不能用估值高一言而蔽之,以政策扶持、行业有想象空间,公司经营模式独特,轻资产服务型公司为重点标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保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