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数据的发布、外围的动荡和政策的微调交织之中艰难震荡,患得患失的市场情绪在预期的分歧之下尽显。二季度的经济下滑幅度好于预期,给通胀高企带来的困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市场在周三缩量阳包阴,随后重返于2800之上,但政策松紧的方向似乎和市场的预期有所出入,对于二三线城市房地产进一步限购的消息拖累了地产的走势,分歧也再次加大。全周个股的表现及活跃程度要高于指数,尤其是深圳方面,创业板指数迭创反弹高点,热点从中报预增开始向高送转扩散,政策友好型的炒作热点也进一步发散,如新兴产业个股的炒作向海水淡化、信息技术等方面蔓延等等,此外受益于涨价相关的品种中报普遍上调盈利预测,带来了较为持续的机会。就后市看,2750-2850箱体内震荡需要外力打破,逢上轨可考虑适当减仓。
经济增长和通胀是一对矛盾体,自08年底以来市场的历次反弹逻辑离不开"经济降和政策松"的这一出发点,在6月底市场达成高度一致的反弹预期之时,其实内在逻辑也是基于经济可能出现回落导致政策有所松动以及通胀即将见顶的出发点。但随着经济数据的发布,经济回落并没有想象的糟糕,而通胀却又有着超预期的可能,以7月份的肉价及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来看,依然延续攀升态势,商务部每周的肉价周环比继续上扬,而农业部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也在历史高位,因此食品价格的上涨将继续助推7月份的CPI,7月份CPI回到6%以下几乎无机构预期。
管理层针对胀的走高采取了促进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并三令五申维持宏观调控取向不变,因此在对待"滞"和"胀"的关系上,明显"胀"占上风,但和前期用货币政策治"胀"有所不同,财政政策的运用在后续将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政策的着力点将"有保有压",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增大供给来平抑食品之"胀"。另一方面,对于房地产高压不止,"房价不松动,调控不停止"这一出发点依然有效,并通过保障房来增大供给牵引房价向下。由于民间信贷的疯狂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后续在信贷规模的控制及是否继续维持数量化工具的频率问题上可能将有所缓和。当然,一切的关键不久之后在管理层对于下半年经济政策的定调会议上将水落石出,届时预期将更为明确。
由于预期重新发生了混乱,反映在盘面上"取小舍大"及选取确定性个股机会几乎成了一致性选择,在这期间,权重股不力,但众多小股票各显神通,尤其是中报业绩上调的品种以及一些主题投资品种,在预期重新明确之前,市场难以打破目前的这种平衡,尤其是中报刚刚开始揭开面纱,不少公司出现盈利上调的情况下,仍然有个股表现的噱头。从日线走势看,如沪指冲破前期2825点的高点,则日k线也将形成MACD的背离,而下档的30日线及20日线交汇处构成支撑。预计短期2750-2850之间的这种震荡还将维持,上档2830-2850一线的压力有待消化,如股指冲到上轨附近建议降低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