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沪深股市延续弱市震荡探底走势,热点持续性不强,农业股成唯一强势板块,高铁、新三板等前期超跌的品种盘中快速拉升,一定程度上舒缓了恐慌心理,两市成交量依然低迷。对于后市,我们认为中期底部尚未完全探明,但短期在股指疲弱背后个股活跃度已经明显提升,成交量的持续萎缩说明杀跌动能在减弱,沪指有望在2750点弱市整理,控制仓位下短线谨慎操作。
消息面上,住建部锁定楼市调控方向,严控投资投机。24日上午,住建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倪虹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就楼市调控、房价等备受关注的问题与网友互动。倪虹指出,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现象,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成果尚需巩固。下一步,"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方向与目标可以概括为‘三基本、两协调、一严控'。"倪虹进一步解释称,其具体表现为:供需保持基本平衡、结构保持基本合理、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住宅产业发展相协调,严格控制投机投资型需求。盘面上,银行、地产应声而落。
制约行情向上反弹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胀没有缓解之意,央行调控未见缓解并陷入进退两难境地。首先是南方大米价格普涨,旱情未解施压5月CPI。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上周(5月16日~22日)大米价格小幅上涨0.2%,维持自4月以来的上涨趋势。在干旱的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大米的上涨预期亦给5月CPI造成压力,有机构预测,5月CPI将维持高位,同比增长在5%以上,更有研究员表示,这一数据将达5.5%,创出新高。其次是复杂的经济环境让货币政策难言放松。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任焦瑾璞在24日召开的2011贸易金融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投资膨胀对货币总量被动增长压力较强,加大货币调控的难度。此外,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格局,带来较大的货币总量控制压力,增加对冲压力。因此,当前的弱市行情对投资者的耐心和信心是个考验,但我们相信股市下跌是对悲观预期风险释放的一个过程,反倒给未来行情腾挪出更大的空间,投资者须克服急躁心理,保持冷静。
技术上,在周初跌破2319点、2661点连线支撑后,市场恐慌谨慎心理大面积蔓延,使得破位后的反抽力度较弱,中期不排除考验1664点、2319点的连线支撑,大致位置正好落在年初1月25日低点2661点附近,届时产生有力度的反弹行情应是大概率事件。短期由于沪市周三的成交量接近本轮调整以来的最低,杀跌动力已经大大减弱,30分钟、60分钟再次明显背离,同时观察盘中拉升个股,由于杀跌盘的减少,盘中一旦反弹则快而轻松。因此,我们认为2750点是短期的一个弱平衡位,中线尚需耐心等待市场探底成功。
操作策略上,建议继续采取精选个股、控制仓位、短线操作的思路,行业配置应当沿着"低估值+确定性增长+前期涨幅不大"的思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