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沪指放量新高 结构行情延续

时间: 2025-10-09信息来源: 普惠金融部

双节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各大股指高开后震荡上行,沪指突破3900点整数大关并续创十年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1.32%,收报3933.97 点;深证成指涨1.47%,收报13725.56点。沪深京三市成交额26723亿,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747.7亿。两市3115家个股上涨,下跌家数2186家。题材方面,可控核聚变、超导概念,存储芯片、量子科技、铜缆高速链接等科技类,钒电池、光热发电、超临界发电等泛新能源类涨势较好;免税概念、短剧游戏、白酒概念、旅游概念等消费类,仿制药、创新药、cxo概念等医药医疗类有所调整。

可控核聚变全线爆发,其中常辅股份涨30%,英杰电气、西部超导等上涨20%,天力复合、爱科赛博等多股涨超10%,浙富控股、中国核建、金杯电工等多股10%涨停。

   消息面上,10月1日上午位于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建设现场传来好消息:该装置主机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开启“加速度”。

  据介绍,杜瓦底座落位安装完毕后,主机核心部件将陆续进场安装。根据计划,BEST将于2027年底建成。该装置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我国率先开展前沿聚变科学研究、验证未来聚变堆关键技术、持续引领国际聚变能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一旦实现商业化落地,或将如蒸汽机、电气化的出现一样,主导新一轮科技革命。聚变堆撬动万亿蓝海市场,推动中上游环节产业化提速:根据FIA的调查显示,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被多数企业视为装置的关键部分,而下游总装企业对氩和氲燃料、燃料循环系统、第一壁材料、特种金属等环节在未来的批量化供应仍有隐忧,上述环节的产业化进程值得关注。

国内核聚变链主企业的招标建设将带动上游材料及中游加工企业共享行业初期高增长的红利,行业卖铲人将率先受益。           

沪指自8.25号上攻至3888点附近后回落,其后围绕3825上下百点区间整理月余。周四A股市场突破该区间,但成交量能仍显不足。预计短期沪指趋势上行仍是主旋律,操作上优先关注泛ai科技、泛新能源方向、有色黄金等资源类的低位补涨机会。(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