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全党全社会弘扬的“塞罕坝精神”,近期宣城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心系塞罕坝,重温革命路”工会团建活动。活动当日,宣分二十余名员工从梅溪公园出发,驱车探访峄山森林公园从无到有的创业经历,缅怀向阳烈士,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峄山省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000多亩,园区郁郁葱葱,空气清新。森林公园负责人赵平先生为我们做向导,向我们介绍了沿途的各色树木。他和他的团队苦心经营这片山林数十年,一草一木如数家珍。在林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些珍贵林木经历了零下25度的极寒天气,成功存活了下来,愈发葱茏。看着眼前树木繁盛的景象,谁能想到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黄土,裸露的黄土地在大雨后常会发生山体滑坡,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园区几年前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消防池塘,并在附近建造了护坡。一棵棵树木种植下去,一份份护林的心血和汗水浇灌,成片成片的森林茁壮成长起来。如今的峄山蜕变成了拥有100万棵林木,1700个树木品种的省级森林公园,这里建成了20余公里的森林马拉松绿道,打造出多条景观路线,已经承办了35场各类赛事活动,接待了5万人次的研学旅游。
沿着蜿蜒的山道,大家拾阶而上,参观了当年峄山抗日游击战的战场,目睹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战壕,亲临了敌我双方近身拼刺刀的山崖林地。路边的导览指示牌向我们讲述了向阳烈士的事迹:受中共徽州中心县委委派,年轻的向阳同志负责在宣城组织革命武装,开展抗日游击工作。他有胆识有谋略,很快组织起一支有战斗力的抗日队伍,为我党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取得了辉煌战果,后来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享年24岁。如今的我们能够悠然享受一份林间的静谧安逸,正是当年革命先烈经过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在山林间穿行二十分钟后,全员终于抵达峄山森林公园最高处的观景台。从观景台俯瞰美丽的宣城全貌,脸颊拂过初冬微凉的风,耳畔掠过鸟雀振翅的声响。此情此景,让人不禁再次想到这片广阔的森林凝结着林业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从黄土滑坡的山地,到郁郁葱葱的森林公园,从无人问津的乡村荒山,到如今风景宜人的休闲度假好去处。把梦想变为现实要付诸太多努力和汗水,“塞罕坝精神”是向着绿色生态建设目标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人坚持奋斗用汗水谱写的奇迹。这片森林的成功正是“塞罕坝精神”的一个缩影。
从山上缓缓而下,山脚处那片绿茵茵的草地随即映入眼帘。草地上,数顶野营小帐篷错落有致地支着,洋溢着别样的野趣。大家一同参与丰富多彩的团队游戏,诸如 “不倒森林”“找硬币” 拔河等。在这些活动里,大家心情舒畅得感受到合作带来的默契,享受着竞争激发的乐趣,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欢笑与活力,仿佛所有的压力都在这片自然与欢乐交织的天地中渐渐消散。
我们当前所处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既需要我们维护好服务好存量客户,又必须持续不断的发掘新增客户,如何在这场战斗中突出重围,唯有向前冲!就如同塞罕坝的林场建设者那样,扎根在那片荒凉之地,一棵树一棵树的种植,一棵树一棵树的养护,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一代代持之以恒、驰而不息最终成就“黄沙变林海”的壮丽景象。我们面对当下的竞争格局别无选择,只能迎战,使命在身,唯有奋斗。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绝非个体的独自奋战,而是依靠团队齐心协力,彼此支撑、携手助力、相互鼓舞、彼此激励、共同学习,在合作中相互成就。以集体的力量,将一份看似平凡枯燥的工作,逐步铸就为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