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相对偏强,创业板指午后持续走低,北证50指数大跌9.61%,高位股大面积跌停。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23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1亿。全市场逾500股跌超9%,海能达、凤凰航运等多股上演“天地板”。盘面上,周期股集体走强,稀土永磁板块大涨,正海磁材、金力永磁、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20余股涨停。医药商业概念股震荡走高,漱玉平民、老百姓、第一医药、健之佳等涨停。大消费股表现活跃,白酒、食品股领涨,水井坊、麦趣尔、黑芝麻等涨停。下跌方面,并购重组、软件、半导体、鸿蒙等多个近期热门的题材板块集体大跌。整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24%,深成指跌1.28%,创业板指跌1.88%。
高位人气股再度大面积跳水,多股盘中触及跌停,双成药业、泰禾智能、城地香江、华立股份、上海贝岭、大唐电信、宗申动力、恒银科技等数十余只前期活跃股封板跌停。
此外,多只高位股现天量成交额。截至收盘,东方财富成交额达371亿元,四川长虹、TCL科技、欧菲光、常山北明、中国长城、海能达、润和软件的成交额均超过百亿元。
本周后半周高位股频繁炸板,走势较为剧烈,炒作资金开始松动。从市场表现来看,市场量能有所放大,部分资金可能已选择暂时避险观望。市场活跃资金依旧在"题材""微盘"中深耕,不过部分高位题材方向也出现退潮。
稀土永磁板块今日强势上涨,板块内掀起“涨停潮”。截至收盘,多股涨停。
中国稀土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作为战略小金属,稀土产品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进入第四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有所回暖。伴随着《稀土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供需格局的改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将有望回归至相对合理区间。
中长期来看,海外供给增加不确定性较强,国内指标增速有望继续放缓,新能源需求和人形机器人将先后接力拉动需求增长,“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带来存量和增量需求并举,作为供给最集中的有色品种,即使出现过剩但价格相对可控,而远期稀土供需也有望从过剩转向紧平衡。
经过近期的高位股大幅爆炒过后,市场风格可能再次转向。大方向上看,通过并购重组,企业能够优化经营效率、整合优质资产,推动产业链升级,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纵向整合中显示出其重要作用。未来,在并购重组的投资方向上,可关注通过并购上市的科技股、受益于产能出清的制造龙头、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央国企等。(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