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盘全天低开高走,沪指涨超1%创年内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1.42%,深成指涨0.47%,创业板指涨0.26%。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6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120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9亿,其中沪指成交金额创年内新高。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9.1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1.68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2.5亿元。
盘面上,大金融概念股集体走强,东北证券、中泰证券涨停,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邮储银行涨超4%。中字头盘中冲高,中国石油涨超6%。板块方面,家电、证券、油气、保险等板块涨幅居前,TMT板块跌幅居前。
证券:近期两市交易维持活跃,成交量连续维持万亿水平,两融交易额企稳回升。4月11日,央行披露一季度社融数据,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同比多增7079亿。其中,居民和企业部门分别新增贷款1.24万亿和2.70万亿,同比多增4908亿和2200亿,居民信贷需求改善,企业信贷需求维持强劲表现,实体融资需求向好,经济复苏形势趋强。
22年证券板块业绩承压,在市场信心回暖、经济复苏以及利好政策的出台的背景下,交投活跃度及风险偏好逐渐修复;行业资本金增厚步伐加快,资产质量逐步夯实,资产规模稳健增长。当前证券板块估值仅1.38倍PB,处于历史底部5.85%分位数水平,估值具有较高安全边际。
保险:根据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的最新披露,以上三家上市保险公司今年一季度分别实现保费收入3272亿元、2602亿元、24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5.6%、7.47%。
财险方面,主要为非车险差异化策略影响,其中车险保费增值有所回暖,且在监管限速影响下预计头部公司车险增速与行业趋同;非车险部分公司主动进行亏损业务清理导致增速放缓。寿险方面,市场需求在逐步恢复,价值缺口收窄,渠道建设成效显现,队伍规模企稳、产能提升。2022年超额储蓄释放带来的增量,储蓄险有望持续热销;预定利率下降的预期下,增额终身寿险热销,有望带动上市险企实现NBV(新业务价值)的正增长。
A股由短期震荡向中长期的走强过度的预期不变。两会后国内宏观政策导向务实平稳,在扩大内需总方针指引下,各部委拼经济政策逐步揭露,国家机构改革,加大了科技创新,大数据和央企改革等领域的关注度。央行超预期小幅降准,结算备付比例降低,短期内给予市场流动性支撑。近期有基本面预期支撑的品种领涨市场,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前期活跃板块则出现明显的回调。TMT板块的成交占全部A股的比例从4月10日的45%迅速下滑至4月14日的31%,4月以来TMT主题ETF已累计净赎回108亿元。随着基本面数据超预期,海外流动性预期拐点明确,业绩驱动的财报季行情将成为阶段性主线。板块上适当关注扩内需、业绩超预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