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场在震荡中盘升,创业板指数早盘一度上冲,但在60日均线位置明显遇阻,其后多头反复尝试上攻,尾盘终于站在这一关键点位之上;而沪指则依托5日均线稳步上行,日K线现三连阳,逼近前期高点。两市成交750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略有萎缩,面对股指碎步上扬资金参与热情尚未被有效激发。
汽车涨超3%,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等相关刺激政策有望陆续落地,行业景气度提升可期;有色、钢铁、煤炭等周期股涨幅居前——其中有色更是以近4%的涨幅居于首位,短暂休整之后再拾升势,顺周期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相关行业步入上行周期确定性增强,估值与业绩共振之下吸引资金纷纷进场抢筹;大金融小幅收跌,对股指形成一定牵制;半导体、通信设备也以飘绿为主。近期周期与科技等呈现出一定的跷跷板效应,此消彼长即是量能相对有限所致,也是年末效应使然。
北向资金进入11月势头激进,截止至11月19日已累积净买入336.96亿元,扭转前三个月的颓废之势,相较外围环境的不确定,经历疫情考验的中国经济更显韧性、发展稳步有序,权益资产尤其是中国核心资产吸引力倍增——化工、电气设备、汽车、非银金融等关注度极高,近期相关的超强表现得到了北向资金的积极配合。周K线上,沪指现两阳夹一阴走势,而中小创则呈现二连阴,沪强中小创弱的格局已现。风险偏好的收敛,使得短期资金更青睐于低估值的周期、大金融等,而对于高估值的医药、科技等则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无论是股指还是板块,分化格局或将成为近阶段常态,结构把握在年末显得尤为重要。(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