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早盘震荡中走低,沪指先后将年线及5日均线击穿,在逼近2900点区域才有所启稳,午后券商股大面积发力,推动由跌转涨,重新回归到年线上方;中小创则依托5日均线反复,至尾市,沪指收于2930.80点,创业板指数收于2166.38点。
旅游、运输服务、交通设施纷纷领涨,随着疫情逐渐可控,相关板块的悲观情绪有所扭转,估值正处于修复过程中;半导体涨幅居前,事件推动下芯片龙头涨停对板块形成一定的刺激效应;元器件走势强势依旧;医药板块表现也可圈可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原料药,行业壁垒较高,近年环保趋严、工艺标准提升,优势一一步向子行业龙头集中,降血压类、造影剂、核药、肝素、皮质激素等细分赛道上公司备受资金关注,各自走出独立行情;券商午后力挺,助力股指收阳。但房地产、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以调整为主。涨停家数减少60家以内,风险偏好有所收敛。
市场陷入持续胶着的状态,六月首个交易日的放量长阳并没有改变“三观”,其后连续四个交易日的震荡,反映出A股市场日益趋于理性。以大金融为首的蓝筹品种在冲关之后的不作为,对股指形成一定制约;而成交量在后半周的不振,则加剧了市场内部结构性的分化。沪指收出一根带量周阳线,虽有效收复了20周均线,但在面对60周均线反压时,依然表现出明显的底气不足,后期成交量的多寡是研判股指可拓展空间大小的关键因素。把握结构机构性依然是操作的重点,大科技和医药医疗作为确定性的方向,值得深耕细作。(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