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沪深两市股指集体小幅低开,随后震荡调整,创业板指相对较弱,呈明显的获利回吐。板块表现分化,高位股补跌,低位周期板块反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于2744点,成交1400亿元。目前市场处于政策转向后的博弈期,等待时机经济数据验证,控制仓位前提下,关注结构性机会。
海关总署公布,按美元计,中国7月进口同比27.3%,预期16.5%,前值14.1%。中国7月出口同比12.2%,预期10.0%,前值11.3%。7月份出口增速数据按人民币计价为6%。出口增速好于预期的原因可能是贸易摩擦加剧的担忧推动的出口前移,未来如果出口变差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将会加大基建对冲,预计拉动铁矿石等制造业基础原材料的进口。
板块表现分化,高位股补跌,低位周期股展开反弹。白酒、食品饮料、家居等大消费板块及医药板块持续杀跌,成近期资金撤退的主要方向,原因在于实际消费能力下降,去杠杆传导到消费领域,板块风险持续释放中。市场超跌反弹主线在于周期性板块。其一,7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扩大内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基建补短板,包括基建、建筑、建材、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周期品种受益于政策预期向好,正迎来第二波反弹。其二,受益于涨价预期。前7个月中国进口成品油1915万吨,增加10.2%,进口均价为每吨3760.8元,同比上涨15%。国际原油价格高企,输入性通胀压力。中石油提出管制资源的价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天然气基准门站价上浮20%执行。油气板块成为领涨先锋。
近期发改委在下半年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强化“底线思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全力应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要确保就业稳定,积极化解外贸可能受到的冲击;稳投资扩消费,切实发挥好内需的主导作用;防风险稳预期,守住安全底线增强发展信心。目前市场处于政策转向后的博弈期,等待时机经济数据验证。轻指数,重个股,控制仓位前提下,关注结构性机会在于估值有安全边际和财政发力双重刺激的周期性行业,预计包括基建、建筑、建材、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周期品种估值修复会延续。放长远来看,经济的转型仍然需要持续关注科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