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开展红色教育 弘扬革命精神——公司“两学一做”第一批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圆满举行

时间: 2016-06-30 信息来源: 办公室

    2016年6月22-25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总体部署和安排,公司党委组织的第一批58名党员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成功举行。
    这是一堂特殊而又生动的党课
    经过十余个小时的颠簸,23日早上6:20,抵达红色教育之行的首站——吉安,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大家来到了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的红色圣地——井冈山。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工农革命军1000余人,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中国革命由此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活动的第一站——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公司第一批58名党员接受了一堂特殊而又生动的党课“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忆往昔,岁月峥嵘,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所有新老党员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脚裹红军绑腿,一起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进行祭奠仪式,同志们为先烈敬献花圈,新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的宣誓,老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纪念堂庄严肃穆,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拾级而上。纪念堂内,同志们认真的参观了陈列的历史遗物和先驱们的照片,纷纷感慨于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牺牲奉献;更加珍惜于当今的国家富强、美好生活。
    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红色之旅
    23日下午,全体党员参观了井冈山黄洋界遗址,寻访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旧址,保存至今的哨口工事和红军营房、黄洋界旧炮台和竖立的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近百年前军民齐心协力、击溃敌军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历史佳话。随后大家参观了红军造币厂、大井朱毛旧居。红军造币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内铸造发行金属铸币的地方。在大井村,同志们更是在毛主席旧居前的读书石合影留念。
    随着暮色降临,回到驻地,迎接我们的是神往以久的“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也不知是同志们太累了,还是这红军饭太香,用风卷残云来形容绝对是再恰当不过。晚上躺在床上,呼吸着井冈山清新、湿润的空气,感受着井冈山的优美与恬静,同行的每一位党员在享受这份恬静同时都更加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4日上午,全体党员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堂内,深深镌刻着诸多先烈的英名,而这只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中的一部分。听解说员详细介绍了展陈资料,通过画面、视频、展陈实物等立体直观地感受到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和井冈山精神。我们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的瞬间,毛主席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
    这是一次难以忘却的精神洗礼
    2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本次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纪念着南昌起义的五位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雕像和大型铜雕《南昌起义》。展馆内长长的回廊里,散发着百年前的硝烟味,中华历史,在这一时刻,似乎若隐若现的重现于眼前,那场曾经紧张激烈的战斗指挥场景,似乎又在真实重放。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里,一声清脆的枪响,在神州的夜空里发出震耳欲聋的激荡。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更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写就的壮丽篇章。今天,红色的八一军旗,在神州大地上烈烈飘扬,更有了当今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生活。
    本次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只有三天时间,但全体党员同志们接受了一堂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难卓越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全体党员对公司党委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内涵和实质有了更深的领会。正如“两学一做”要义,基础在学,重点在做,学习参观只是一种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将井冈山革命精神转化为做合格党员扎扎实实的行动,真正把井冈山精神转化成自我完善、提高,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力量。
    公司党委组织的第一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圆满里程,第二至第四批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