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沪深两市低开惯性下挫后,快速反弹,随后沪指在3800点一带多空双方展开拉锯,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较为活跃。行业方面,农林牧渔、煤炭、化工板块涨幅居前,主题投资方面,航天军工股表现积极,银行股整体表现滞后。截至收盘,沪指收于3824点,涨幅为0.49%,创业板指数上涨1.43%,两市总成交金额略有萎缩。对于后市我们认为反复震荡将是近期行情的主要特征,大面积恐慌性抛售已经过去,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分化中结构性行情有望再现。
从主流媒体和管理层的态度来看,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没有改变。经历了连续3个交易日的大幅反弹后,本周三两市再现千股跌停,当日复牌的股票表现不及本周初复牌股票的表现,多高开低走。随着市场情绪的转向悲观,今日复牌公司加速减到29家,其中深圳24家,上海5家。大部分是主板公司(17家),创业板2家,中小板10家,总体占市值的比例不大,监管层对市场信心的呵护可见一斑。我们认为清理场外高杠杆配资对本次反弹行情构成负面影响,但这是未来行情走向健康,避免大幅波动的必然选择。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企稳与转型会为资本市场发展继续创造机遇,股市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从近期逐步趋稳的走势来看,市场内在风险因素已大为释放。目前,两融余额已从6月中旬的近2.3万亿元下降至不足1.5万亿元。同时,由于监管部门强力出手,场外配资已有一定程度下降。因此,尽管近期股指还有一定波动,高杠杆风险已大幅化解,意味着市场风险释放的"洪峰"已过。
市场近期剧烈波动,波动率指标处于近15年的高位,接近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表明市场情绪并不稳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操作较为困难。市场在反弹后的再次下跌导致投资者情绪短期转向悲观,而且会有更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场或者观望,交易量会逐步萎缩。17日是期指交割日,投资者担心会否出现"交割日魔咒",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正在大幅下降。从持仓量上看经过前两天的减仓,无论是沪深300期指还是中证500期指,即将交割的7月合约持仓量持续下降,总持仓量也在明显减少,显现多空阵营部分力量在离场,换场再战的可能性也在下降。
策略上,精选个股应对震荡,从业绩、估值、成长性角度选择具有安全边际的品种。考虑到蓝筹股目前估值并不算高(沪深300指数目前前向12个月市盈率在12倍附近),较多个股在下跌后估值已经不再高估,同时投资者情绪受伤较重、全面恢复尚需时日,"涨时重势、跌时重质",持仓个股的标准,包括对估值、盈利、商业模式及市场地位等方面的要求要有所提高,减持高估值、无业绩支撑的题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