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缩量上涨 关注热点转换

时间: 2015-03-30信息来源: 研究中心财富管理顾问部


  周五,沪深两市再现高位震荡,但整体做多热情仍较浓厚,股指呈缩量上涨态势。建筑、地产、生物制药等板块涨幅居前,机械、食品饮料涨幅相对滞后,创业板多数个股出现探底回升,截至收盘,沪指收于3691点,上涨0.24%,创业板指数上涨1.4%,两市成交量低于1万亿,较本周二1.4万亿巨量明显萎缩。对于后市我们认为沪指有望在3700点一带展开强势震荡,消息面对创业板不利因素开始增多,鉴于多头格局基调未变,资金避高就低或让市场风格出现一定转换,宽幅震荡中可择机调仓换股。

  消息面上,QFII额度上限全面放开已得到证实。2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15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外汇管理政策情况。当日,外汇局公布了最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首家市场化机构突破10亿美元QFII额度限制,此举意味着QFII额度上限的全面放开。另外,粤津闽自贸区以及上海自贸区扩展区的挂牌时间基本敲定,有望于3月31日挂牌。早盘,自贸区板块涨幅居前。

  对于当前的行情我们认为,市场依然处于多头格局中,宽幅震荡难免,适当防范部分创业板高估值风险已有必要。首先,货币政策依然偏松,央行在春节后降息、持续逆回购、MLF等操作已经明确表明这一点。其次,改革预期持续向好,经济有企稳复苏的迹象,另外地方债务万亿置换,地方融资平台的短期偿付风险基本消除,大幅降低了经济风险。再次,大类资产持续向股票市场转移,这一过程仍没有结束的迹象。截至本周四,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是14.29倍,不存在整体泡沫,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86.98倍,泡沫存在于创业板中的结构性品种。因此,牛市中投资者更不宜去盲目测顶,而应积极把握板块轮动。

  对于下阶段的板块配置,我们倾向于加大对消费板块的配置,降低创业板高估值品种的仓位比重。去年四季度,市场的热点在以券商和保险为主的金融股,今年一季度,市场的主流热点在"互联网+"。每个主流热点大概持续一个季度,相关股票的大幅上涨基本透支未来两年的业绩,目前,我们认为二季度主要投资机会存在于消费板块。消费股,尤其是传统领域的消费股,业绩经历过去几年的持续下滑,目前正处于底部企稳阶段。我们判断,消费板块的很多行业,都将很快迎来盈利趋势的逆转。这就是说,整个消费板块也将迎来整体性的投资机会。健康元、三全食品、雏鹰农牧本周的大幅上涨已经显示出消费板块启动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