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深股市受海外股市大跌影响大幅低开,此后在权重股的带动下反复冲高,最高摸至2491点,随后获利回吐压力增大,股指震荡回落。非银行金融股、汽车、通信板块涨幅居前,传媒、军工、地产领跌两市,股指K线上以带长上影线的小阳线报收。对于后市我们认为定向政策放松对市场反弹的驱动力在减弱,沪指60日均线有一定压力,短期其将在20、60日均线震荡消化上方压力,注重波段操作。
消息面上,政策"微调"继续得以兑现。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额至5,000-20,000元/月。修订后的细则从11月1日起施行,此举旨在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要求,减轻小微企业税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该指数经历前两月小幅回升后,再次转为下跌,但继续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四季度经济增速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但适度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根本改变,全年经济增长将保持9.2%左右的水平。可以看出目前政策的转向以财政政策为主导,和08年通过货币政策对经济下猛药不同,经济正在按照宏观调控的方向进行有效减速,故我们认为定向放松政策对市场反弹的驱动力在减弱,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盘面观察,多数个股在轮涨后调整意愿较为明显,引领股指冲高的做多力量早盘主要集中在平安、人寿、太保、联通、招行等权重股上,沪指早盘的三波冲高中量能呈递减态势,而深成指在三波冲高时并未创出新高,量价背离明显。前期反弹的主流品种文化传媒、节能环保等出现调整,另外前期调整中的空方主要阵营地产、军工、有色、煤炭板块在短暂的脉冲后重回调整折射出市场并非全面的空翻多。因此市场的结构性分化造就了多方做"吃饭行情"的心态。
技术上,沪指上方面临60日均线的压制,我们预期的其将回踩2450点颈线的动作在周二早盘已经完成,并初步获得支撑,但股指的震荡并未结束。首先,股指在上冲过程中30、60分钟MACD均呈顶背离形态;其次,资金紧张局面未见有实质改观,主要体现在四季度新股发行节奏未见放缓、新基金募集规模较低给A股输血有限、中小企业资金链危机对A股反弹构成量能制约。第三,分市场指数差异较大。因此,在关注上证综合指数时应同时关注强势的创业板指数和弱势的深成指指数的领先作用。
操作上,鉴于市场结构性分化将是常态,建议低配置大盘蓝筹股作均衡,高配政策利好板块、业绩增长持续性较好的中小市值品种,注重波段操作。激进型投资者可在超跌反弹个股的轮动中享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