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深股市在隔夜欧美股市大跌的影响大幅低开后,银行、地产迎来技术性反弹带动股指企稳回升。军工、银行、地产领涨两市,并出现放量态势,中小盘股继续保持活跃,股指K线上收出一根带长上下影线的低位阳线。对于后市我们认为,在沪指探至2437点后,市场风险得以集中释放,抵抗式反弹有望展开,但高度取决于大盘蓝筹股的表现,预计2600将由前期的支撑变成压力,总体上中小市值的成长股机会优于大盘股。
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2008年7月以来的37个月新高。7月PPI同比涨幅为7.5%,创2008年10月以来的34个月新高。这一数据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由于股市近期的下跌中提前反应了这一预期,周二市场谨慎心态有所舒缓。7 月CPI上涨推动因素中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超预期,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然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并不能成为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理由,而非食品价格年化环比也不过1.2%左右。PPI 本月的高企主要原因在于翘尾因素,而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来自于全球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基本烟消云散,PPI 业已见顶,不再会推高非食品价格。如此看来,CPI 已基本到顶。在通胀压力减缓,增长又面临美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欧债危机恶化以及国内下滑风险的背景下,管理层并没有紧缩政策加强的冲动。因此,市场短期将有一个震荡企稳,形成抵抗式反弹的过程。
但就中期而言,尚难就此形成趋势性上扬机会,美国国债信用评级被调低,标普给出的理由是美国经济存在严重缺陷,奥巴马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其中蕴含的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隐忧值得关注,更隐含着深层次的国家利益、政治权力的博弈。高盛近日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2011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此前的4.1%下调至4.0%,而正身处债务危机中的美国2011年经济增长率则由1.8%调低至1.7%。另外,美国08年金融危机的"有毒资产"并未得以有效消化,美国的衍生金融合约高峰是06、07年签订的,绝大部分是5年期合约,即将迎来金融合约清算的高峰,若出现巨量违约,股市会再度作出负面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通胀情况预计是7月份见顶但回落幅度有限,仍会反复。因此,股市仍将忐忑,投资者仍要继续适应这种结构性分化行情。
技术上,沪指日线MACD继续张口,我们期待着底背离信号的出现,同时从时间周期考虑,8月下旬将是重要的时间窗口,随着悲观情绪的舒缓和风险的持续释放,届时市场的可操作性会大大增加。
操作策略上,鉴于目前仍为存量资金运作行情,大盘蓝筹股的撬动需要时间,抱团中小市值的成长股的迹象有所显现,建议投资者适时调整持仓结构,精选个股,穿越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