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指风格差异明显,小盘股和大盘股再次形成二八分化,由于银行股的大涨导致沪指全周收红,但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双双收绿,全部A股仅有40%的股票红盘报收,多数股票呈现跌势温和成交不大的阴跌态势。就后市看,沪指尽管红盘报收,但难掩整体的疲态,大象们的起舞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盘面的做多激情和赚钱效应,如果大象们继续起舞,那么指数的继续向上也并非不可能,但是结果或将有两点,第一,行情进入阶段性尾声,第二,个股的调整幅度将高于指数。
就本周的PMI经济数据来看,不同的投资人解读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大相径庭,乐观者看到的是3月份即将触底回升,库存已经见底,即将开始进入由补库存带动的企业盈利上升的时期,悲观者则更在意购进价格指数的持续上升,这将意味成本的抬高,压缩中游行业盈利。股指从去年年底一直纠结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预期的不明确,即通胀的拐点及对应的政策从防通胀回到保增长的时点充满分歧。加上原油价格的飚升,给预测价格何时见顶再添难度。
本周市场涨幅居前的分别是金融(银行、保险)、地产、石化、家电及建材。软件、医疗器械、农业等板块跌幅居前。从中不难看出,周期股以进攻替代防守,而防御股并不防御。究其原因,诚如众所周知的"估值修复"一词所描述,随着2月份的反弹,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的估值溢价迅速反弹,截止到2月末,估值溢价差再度逼近前期高点,去年炒新兴产业预期的很多品种在年报亮相之后,并没有获得高成长的证实,反而是传统产业中的优势品种业绩优良,成长良好,以家电为例,一线家电股基于11年业绩的PE均在15倍附近,出现阶段性增持也就在所难免。类似的银行股的上涨逻辑也是如此。投资人必须重视的是,今年行情的一大特点就是板块轮动快,一旦轮到哪个板块,会以短期快拉的形式完成修复。因此,在操作某个看好的板块的时候,明显低估的那就"守株待兔",阶段性的题材只能"动如脱兔",快进快出。
就下周股指走势看,沪指的多条均线呈发散状态,且周五股指背离现象,尽管沪指红盘,但成交萎缩,仅靠权重股的拉升逼近3000点完全有可能,但如果权重股继续拉升则要警惕个股的分化加剧,从代表大多数股票运行特征的深成指看,日k线有回调到20日线的可能。50ETF目前已经处于月线级别的三角形整理末端,并且已经触及三角形上轨压力线,且日线已经八连阳,美中不足的是周五量能略显不足。综合考虑,由于权重股短期涨幅已经较大,周期股的估值修复到周五已经修复到煤炭有色之上,发掘新的修复板块已有难度,股指下周既有可能是阶段性高潮的来临,也要提防强势振荡的随时展开。操作上,上冲时适当关注保险、有色,建议逢高适当减持,毕竟下周经济数据及存准上调又将吹风,回调时关注调整到位的部分主题投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