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来看,有两点值得投资者注意,一方面*ST滨能今日恢复上市,总体跌幅竟然接近30%,换手仅为12%,这与两年前白猫股份、都市股份等个股恢复上市时的上佳表现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的投、融资环境都已时过境迁,重组题材的魅力光环不再,中小企业上市也进一步引发了壳资源价值的贬低;另一方面,海螺水泥公告显示前三季度每股收益高达0.736元,但一周以来股价连续暴跌25%之多,显示即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股,在面临政策紧缩和流动性缺失的双重压力下,手握重金的机构投资者也是无法阻挡系统性风险的,用脚投票虽然无奈但也是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选择。
在此回顾上周的市场表现,还是有助于我们对于后市运行格局的研判,在此期间,机构博弈的特征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先是一线蓝筹股成为主要的杀跌对象,中国联通、华能国际、上海汽车等个股都一度成为空方挥舞的利器,并且引发了大盘重心的快速下沉。而后当蓝筹股趋于平衡的时候,以中小企业板为代表的本轮反弹的最强势群体开始全面杀跌,更使得股指加速下行。我们认为,蓝筹股的表现是新老基金博弈的结果。在这一轮上涨行情中,老基金主要采取了持股结构和仓位的调整,最终减持达成了它们的共识。而新基金迫于建仓期限和净值比较的压力,提高了其建仓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新老基金仓位上的不均衡发生了改变。目前随着新老基金的仓位向同一起跑线进行回归,预示着未来操作思路上也将重新趋同。
另外,一线蓝筹股的下跌与交行、中石油等超级航母的上市传闻有很大关系。对于基金而言,一线蓝筹股最吸引它们的除了其稳定的业绩外,另一点就是其较大的流通盘所带给它们的流动性优势,但由于羊群效应所导致的交叉持股现象日趋严重,这种流动性优势被削弱了。新超级大盘股的发行无疑将改变目前市场上大盘蓝筹资源的稀缺性,从而降低了基金所赋予其的流动性溢价,进而基金对其进行了重新的估值。而中小企业板的下跌一方面因为其全流通的传闻,另一方面也表明本轮行情的主要发动者游资已经开始兑现盈利筹码。在这个基础上,基金与游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们在不同的动机下采取了相同的操作手段,从而导致了大盘的大幅下跌。就投资对象而言,我们认为,诸如机场、港口类的领先企业正是结构调整中值得看好的品种,这些本来就属于防守性的品种,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他们也具有相当不错的成长性,值得看好。而类似此前机构重仓的银行、汽车、石化等周期性行业的股票,未来的吸引力已经减弱,其中的不少品种可能会被逐渐从基金的股票池中剔除,这也提醒我们中小投资者,对于这种深刻的结构性调整要有充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