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向纵深运行有赖于主流板块与非主流板块的良性互动
时间: 2003-05-29信息来源:
2003年大盘在汽车、钢铁、石化、能源、电力、金融等绩优蓝筹股带动下,发动了一波凌厉的春季攻势行情。目前沪指已成功攻克年线,最高涨幅曾达25%,深成指走势明显强于沪市,2003年最高涨幅达31%左右。就上半年行情演绎特点而言,受“非典”及大盘本身运行逻辑影响,两市大盘在向上运行过程中,曾几度跌荡起伏。沪综指对年线的冲击经历了三个来回,深成指在上行过程中虽一度远离年线,但受四月中下旬“非典”因素影响,成指也曾被迫再次考验年线支撑。目前“非典”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据有关数据显示,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4月份“非典”对国民经济影响有限。应该说,在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及QFII即将实施的大背景下,主力启动以价值投资理念为倡导的绩优蓝筹股行情可谓正当其时。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看,2003年我国经济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及物价止跌回升的可喜局面,种种迹象显示一轮新的经济扩张期已正式拉开帷幕,受此影响一些与经济发展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业绩回升比较明显,如汽车、钢铁、石化、能源、电力、金融等绩优蓝筹股一季度业绩明显好于去年,就此而言,这些主流板块今年上半年之所以会出现惊人的涨幅应是市场主力未雨绸缪的结果。在市场主力精心运作下,前期主流热点在短短5个月内上涨了近50%,其中汽车板块以近100%的涨幅傲视群雄,龙头品种000625长安汽车上涨了近200%。经过5个月的上涨,目前这些个股已处相对高位,虽然其经营业绩良好,但毕竟市盈率已高。面对6.24行情高点的压力及其本身集聚的大量获利盘,主流板块选择高位振荡调整是市场运行本身的客观要求。从近期盘面走势上看,这些主流板块近期的调整虽然加大了大盘向下运行压力,但科技股、超跌次新股及价值发现概念股的持续活跃使大盘在年线上方的振荡趋势得以延续。行情发展正呈现以绩优蓝筹概念股为代表的主流板块与科技股、超跌次新股及价值发现概念股等非主流板块良性互动的格局,笔者认为这种良性互动是今年行情演绎呈理性特征的一个突出表现,其与市场主力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一脉相承。现做如下分析:第一、就相对价位而言,近期表现活跃的科技股、超跌次新股及价值发现概念股等非主流板块股价基本上处于历史上的相对低位,本着板块轮涨的市场规则,面对目前已上涨近25%的两市大盘,补涨在情理之中;第二、科技股、次新股受一季度季报影响,曾一度超跌,股价创出历史新低,业绩风险得到完全释放。“非典”的整治富于科技股以新的期望,国民经济良好的运行态势将顺理成章地延伸到科技、轻工等产业,人们有理由对这些行业二季度报表报以良好的预期,当然,这些非主流板块后市上行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制于其今后的业绩制约;第三、受“非典”影响,国人的一些生活习惯正在改变,网络交流及电子商务等市场面临较大机遇,受美国纳斯达克以网易等为代表的中国网络股暴涨影响,A股市场的000503海虹控股股价节节攀升,迭创年内新高,为其它网络股的反弹做出了表率。不过,笔者认为这种概念性的炒作较之四年前的“5.19”而言,在2003年将大打折扣;第四、遵循二级市场即有的比价规则,科技股向上反弹将有效拓展前期主流板块的上行空间,毕竟成长性是市盈率高低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此而言,科技股的反弹又是行情向纵深拓展所必需的;第五、随着QFII实施的临近,价值发掘将成为QFII等增量资金的首要择股原则,面对已处高位的前期主流板块,体现QFII投资理念的稳定收益板块如600649原水股份正倍受主力青睐,笔者将之称为价值发现概念股;第六、从技术上看,面对前期高点及6.24行情跳空缺口压力,主力选择距6.24密集成交区较远的科技股及次新股做多,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综上所述,目前主流热点与非主流热点的良性互动是市场行情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我们判断后市行情演绎的一个重要逻辑思路。只要二者后市继续呈良性互动格局,则后市大盘新高可期。(鲍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