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科技:预亏出人意料
时间: 2002-06-11信息来源: 国元证券研发中心
6月14日,保税科技(600794)发布了预亏公告。公告称,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造纸业务所需的原料木材已经完全停止供应,导致无法组织正常生产;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外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未找到合适项目实现批租土地等。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的亏损。
保税科技原名大理造纸,第一大股东云南大理造纸厂于1999年5月2日与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税实业有限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书。张家港保税区入主后,保税科技主业实现了从纸业向保税区相关业务转型。最引人瞩目的是,大理造纸分两次收购了张家港保税区外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权,目前已持有91.2%的股份。这等于给保税科技抱来一个“金娃娃”。这是因为,该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土地批租,毛利率高达60%,其盈利水平是其它行业难以与其媲美。仅土地批租取得的收入一项,2000年、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10109.4万元和10201.2 万元,分别占当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2.45%和71.4%;实现毛利为4859.8万元和5161.6 万元。由此可见,该子公司收入状况的这无疑使公司的经营状况。
由于受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的限制,以云南松为原料的造纸业务已变得日益困难,造纸业务失去了资源及地域优势,该项收入逐渐萎缩。从2001年年报可以看出,全年仅采购木材7421 吨,木片2218 吨,生产机制纸及纸板12414 吨,销售收入3389万元,比2000年的6078万元下降44.2%,全年亏损206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1997年发行新股投资的两项目建成后不可能投产使用,2001年采用追溯调整法计提减值准备3576万元,使期末可分配利润仅387万元。这使该公司元气大伤。另外,2001年 财务费用高达711万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碱回收工程的借款利息原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本期停止资本化后计入财务费用所致。
当然,为摆脱主营业务的困境,近两年公司对外投资一直在进行,但结果都是收效甚微。2001 年4 月18 日,投资900万元与张家港保税区外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张家港保税区长润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高新技术项目投资、资本经营的各项投资。2001年没有产生任何效益。令投资者不明白的是,成立该公司的目的是什么?2001年12月28日,投资2800万元与云南大理新光生化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新建云南大理长城生物有限公司,建成年产150吨皂素、100吨双烯生产规模的生化企业。进军生物医药无疑增加二级市场的想象,但效益究竟如何,实在令人难以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2001公司配股募集资金15367万元,主要投资于张家港保税区兴建79 万吨多用途码头项目。据称建设期为一年,第2年开始投产,可完成设计吞吐量70%,第3年可完成设计吞吐量80%,第四年达产可实现79万吨/年的吞吐量,其内部收益率已达到15.53%。这一项目无疑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但令人费解的是,在刚刚完成配股的当年,公司业绩就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到了2002年中期,又将出现亏损。如此“快速变脸”现象,实在让人难以接受!(金戈)